今年5月,报福镇石岭村正式把《石岭村农家乐(民宿)生态保护基金实施管理办法》写入村规民约,并于6月开始实施。最近,石岭村第一笔的生态保护基金入账,总额达到17500元,全部来自村内的农家乐(民宿)和景区。
石岭村农家乐(民宿)生态保护基金机制的成功试点,标志着报福镇生态治理又迈进了一大步。据悉,全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,富了百姓的同时,环境承载压力也在加大;为促进休闲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,该镇探索制定了《报福镇农家乐(民宿)生态保护基金管理办法》,并以石岭村为试点。
村级《管理办法》已在石岭村125家农家乐(民宿)和景区全面铺开,生态保护基金依据公安系统月登记人数,按照2元/人次的标准收取,其中,入住五天或小于五天的,按照一次收取基数计算;大于五天的,按照五天为一个基数累加。
充分调研,科学决策。今年以来,报福镇联合浙江大学环境学院、浙江工业大学可持续人居环境研究院教授团队,以及本地农家乐(民宿)协会骨干,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,结合镇村两级春、夏两季大走访,充分征求全镇200余家农家乐(民宿)业主意愿和意见,制定出台该《管理办法》。
报福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周颖介绍说,生态保护基金将专项用于各村自然风景、水源、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碳减排等方面,具体包括长效卫生保洁、污水处理系统维护管理、环境节点建设美化等,收支情况均进行财务公开。以石岭村为例,每年村集体需支出40余万元用于长效保洁和垃圾清运等方面,生态保护基金也将有效缓解村集体的部分经济压力。
此外,为保证生态保护基金按时按规缴纳,奖罚措施也必不可少。石岭村《管理办法》中明确,由村民实时监督农家乐(民宿)缴纳生态保护基金情况;并同步建立生态保护基金收取红黑榜公示机制,红榜单位将作为重点推介对象,并在年底给予表彰和奖励;黑榜单位纳入镇“两山银行”征信系统,同步取消挂牌营销及评优评先资格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在全镇推广实施该管理办法,持续做深做实金山银山‘反哺’绿水青山的文章,下一步将在农家乐(民宿)较多的深溪村、景溪村推广实施。”周颖说。